《热烈》银幕上没有的“彩蛋”在这里:
“热烈”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新上映的电影《热烈》再合适不过。
在戏里,这部聚焦街舞的电影令人目眩神迷,最后20分钟的全国大赛尤其酣畅淋漓,看得人掌心冒汗;
在戏外,《热烈》剧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在为热爱的事业拼尽全力,团魂燃烧。大鹏带着主创拼命全国跑,在游乐园跳舞,在烧烤摊唱歌,在电影院检票,在烈日下穿着青蛙服发海报,骑自行车宣传,坐火车宣传,在景点打卡地宣传……王一博生病,只休息了两天就归队继续路演。像片中的陈烁一样,大家不顾一切地付出,只为离梦想近一点、再近一点,热烈的情绪也不断传递给了更多观众。
近日,娱理工作室对话了《热烈》导演大鹏、主演黄渤,在这里把10个电影幕后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破除偏见
十几天前是《煎饼侠》上映八周年的日子。这一天对大部分人来讲都没什么特别,但对大鹏来说,那是他真正踏入电影行业、做导演的开始。在这个对他而言意义重大的日子里,他买了一堆煎饼,给团队每个人都“敬”了一个。
大鹏是一个念旧的人,从《煎饼侠》到《热烈》一共五部导演作品,幕后基本都是同一个团队,制片人都是陈祉希,编剧都是他自己加上苏彪(除了半纪录片性质的《吉祥如意》)。
中间很多声音劝他拍《煎饼侠2》或者《缝纫机乐队2》,稳固一下票房地位,但他总觉得应该趁着还年轻,“做一些更酷的事”。
大鹏十几岁时喜欢上了吉他,可是在那个年代的东北,玩乐队被认为不是一个“好孩子”该有的理想。长大后他终于在《缝纫机乐队》里实现了青春梦想,跟很多摇滚老炮成为了朋友。他发现时代变了,很多80后、90后家长非但不会阻止孩子组乐队、学街舞、练滑板、打电竞比赛,反而会鼓励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甚至朝着未来事业的方向去努力。
《热烈》就是一个在破除偏见的时代潮流下诞生的电影项目。
“《缝纫机乐队》上映之后,很多地方琴行的生意开始好起来了,因为有很多孩子去学乐器。这部《热烈》也带着中国整个街舞圈的祝福,从筹备阶段到拍摄结束,街舞圈都很期待和祝福这部电影,相信这部电影上映后肯定会迎来中国街舞快速发展的一个高峰。他们也许是孩子和家长,也许是曾经对街舞有偏见的人群,但是他们都会因此而爱上街舞,爱上故事里面的人。”大鹏说。
最适合Bboy的人选
为了了解真正的街舞文化,大鹏做了很多功课。
他看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街舞题材电影,到全国各个城市采访了大量不同年龄段跳过街舞的人,从三岁到四五十岁的都有。2021年4月,在《热烈》的筹备期间、也是《保你平安》开机之前,大鹏向所有他认识的Bboy请教了同一个问题——
“如果我要找一个人来演Bboy,他得是大众熟知的演员,要能同时承担起表演和跳舞的戏份,而且他的气质能够被Bboy群体认可,我应该找谁?”
大鹏得到了一个异口同声的答案,王一博。
那时候大鹏还不认识王一博,他连一个剧本都还没有,通过经纪公司忐忑地见到了一博。为了防止自己表达不够到位,大鹏还提前写好一封信,交给了一博。
后来大鹏又收到了王一博的回信,写了很多字。王一博说,他很开心能收到邀请出演这个角色,街舞和电影都是他的热爱,所以做这个事情是热爱的叠加。他同意了出演《热烈》。
有了具体的对象之后,电影开始进入一个飞速推进的阶段。编剧苏彪打印了一张王一博的照片贴在桌子上方,每天看看他的照片,开始写剧本。
剧本是从双BO身上生长出来的
最早《热烈》故事尝试过不同方向。一开始主线是母子情,讲一个母亲怎么培养自己的孩子,“惊叹号”其实就是源于早期版剧本里的一个情节。陈烁小的时候,妈妈带他去选喜欢的课外班,学不好的就打一个叉或者问号,只有小陈烁自己选的街舞被打了一个惊叹号。惊叹号就变成母子之间的一个小暗号,陈烁最后把它用在了全国大赛的舞台上。
在剧本的发展过程中,他们要写陈烁是如何变得越来越强的,那么他就得有一个好教练。教练的线越来越丰满,慢慢变成了主角。
与此同时,大鹏他们要开始找演员了。一个会跳舞的OG,演技还得出彩,大鹏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黄渤。以前每个剧本他都给黄渤看过,没找到合适的合作机会,没想到这次黄渤很痛快地答应了。
“渤哥跟我说,他什么时间范围内能结束上一个工作,可以有一整块时间来拍《热烈》,都给我吓着了。因为它甚至都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剧本,只有一个故事的轮廓。他仿佛一直在等待这个角色一样,邀请过程的顺利超乎我自己的想象。”大鹏说。
“于是我们就有了双BO组合。我们把对他们的印象投射到剧本里,可能你们能看到人物身上有一部分黄渤的影子,有一博的成长轨迹,那是因为这两个人物可以说就是为黄渤和一博量身打造的,是从他们身上生长出来的故事。
这次跟我以前的创作路径不太一样,以前都是剧本写了一稿两稿三稿,连标点符号我都觉得很满意的时候才去找演员,最后都没成,变成我自己演。《热烈》意外地顺利,是我创作推进效率最高的一部电影。”
陈烁和妈妈
在最终的成片中,陈烁和妈妈这条线被压缩了篇幅,但依然是最大的哭点。
“他们两个(长得)还有点像,你感觉呢?”大鹏笑。
刘敏涛和王一博各自为角色做足了功课,他们两个要拍的第一场对手戏就是陈烁赶到婚庆现场发现是妈妈在台上唱歌,禁不住泪流满面的戏。
剧组为拍摄这场戏花了一段时间搭好了棚景,磨合好了一群群众演员。一喊开始,刘敏涛和王一博就迅速进入情境中,两个人都发自内心流下了热泪。
监视器前的大鹏有点懵——费这么大劲准备的一场戏,结果这么轻松就过了?他说那要不就……再来一遍?但其实最后用的还是第一条。两位演员在此之前做了大量的功课,他们对角色的理解已经非常透彻了,实现了这场重感情戏的“一条过”。
舅舅的蜡像
片中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还有陈烁的舅舅,由秃头造型的岳云鹏饰演,是一个戏份不多但笑点密集的角色。
因为妈妈姓杜,所以团队想出了“杜莎夫人腊味馆”这么一个有点无厘头的店名。店里需要摆放很多蜡像,拍蜡像需要取得授权,所以剧组先考虑了大鹏的朋友们,贾玲、张小斐、杨迪、李雪琴等等,还想到过孙悟空、爱因斯坦、李小龙、泰森等世界级名人形象。
杨迪不但有蜡像,他本人还来扮演了一下噩梦中的活动蜡像,吓人又好笑。李雪琴本来是可以有个《保你平安》里女鬼造型的蜡像的,但是因为当时不确定《热烈》和《保你平安》哪个会先上,观众可能get不到这个梗,只能先去掉了。
“用蜡像还有我自己的一点思考在里面。有蜡像的都是什么样的人,都是成功的人。但舅舅一直在雕塑一个自己的蜡像,越接近电影尾声的时候,这个蜡像越来越完整。如果你自己心中有一个信念,再平凡普通的人,也可以像舅舅一样去塑造自己的模样。”大鹏说。
每部电影都放一首潇洒哥的歌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热烈》和《保你平安》一样,里面都有一首赵英俊的歌,《保你平安》中反复出现的可乐也是在向他致敬。
《热烈》的上映日期是7月28日,其实这一天是赵英俊的生日。
当天零点刚过,大鹏悄悄到他的最后一条微博里写了新的留言,还弹唱了一首《清风徐来》。
大鹏和制片人陈祉希至今都从没有提起过一件事,是娱理工作室从侧面了解到的:他们希望能在今后的每部电影里都放一首赵英俊的歌。
一方面是纪念这位才华横溢的老友,另一方面他们在通过这样的方式,给赵英俊的妈妈一些版权收入,照顾她的生活。
即便潇洒哥已经离开,但他永远都是他们中的一员,一直在被记着和爱着。
黄渤后空翻,王一博打封闭,剧组卷起来了
专门讲街舞的电影,舞蹈部分就必须足够燃、炸,要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大鹏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如何能把街舞拍得更好看,他组织了一批舞者到棚里试拍,试各种设备和运镜,还请了一位新的剪辑指导、曾剪过《少年的你》的张一博来专门剪舞蹈部分,因为张一博自身也是一名dancer。
惊叹号的大部分成员都是现实中的顶级舞者,各自擅长不同舞种。在“让职业演员学跳舞”和“请专业舞者来表演”两者之间,他为了保舞蹈选择了后者。但没想到舞者们最后在成片中的表演也很出色,因为大部分时候大鹏都让他们“演自己”,吃火锅那场戏,每个人谈自己为什么想跳舞,就是舞者们本人的真实心声。
而两位主演,黄渤和王一博,都拿出了最高的职业精神,拼尽全力超额完成了需要的舞蹈动作。在原本的剧本里是没有丁雷上场的,但黄渤觉得既然来了,再难也得跳一次。王一博也力求每一遍都跳到完美,最后是打着封闭来跳的。
“一博和渤哥两个人非常地认真,认真到我都觉得没有必要,比如渤哥有一个空翻,其实可以用替身做,也看不出来,但是他自己一定要自己做。精神是可以互相感染的,剧组里有了一个竞争的氛围,你想渤哥都要自己后空翻,其他人还怎么办?
最后的街舞大赛,我们在杭州奥体中心拍了10天,拍摄强度非常大。电影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剪开的,但是演员没法只跳一部分,动作都是连贯的,所以就一遍一遍跳,对大家的体力耐力都是一种考验。
拍到倒数的第几天,他们才跟我说陈烁(王一博)的脚踝不舒服,但他不跟我说,是辗转了好几个人我才知道的。虽然现场每天都有队医,但当时我就跟一博说,电影是剪辑的,你跳的某一遍没有那么完美不重要,只要有那么几个瞬间是好的,然后我们再通过其他角度去弥补就可以了。
可他就是一定要从头到尾都要好,他对自己要求太高了。最后一天的时候,他应该是打着封闭去拍的那场戏。
为了能够不辜负他的付出,最后在剪辑的取舍上,大家可以去看,我尽可能地保证他的表演是一个机位里完整的,而不是被切开的。”
一名狂热的群演
大鹏以前看很多影视剧里的群演戏份,比如一群记者机械地按相机快门的,演唱会台下一群木讷的观众的,都会觉得很出戏。主创可能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主角身上,配角只是人肉背景板。这次拍《热烈》,大鹏觉得比赛场面的气氛营造是重中之重,是观众能不能有临场感、从而相信这个故事的关键一点。
无论多大的景别,大鹏都要求台下每一个群演观众的反应都要足够激情和投入。
“每天都在现场想尽一切办法活跃气氛”,大鹏说,“整个嗓子都是哑的,我不行了就希姐上,她不行了就别人上,轮流带动起气氛。
有一天拍到晚上11点,大家开始犯困,我感觉好像这个气氛要掉下去了,我就自己冲到了人群当中。我说你们看我是怎么演一个狂热的街舞观众的。当你去带动气氛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被你感染,比赛的气氛才能更热烈起来。”
第一次没有主演自己电影的大鹏,演了一名狂热的现场观众,他还把自己的“黑照”设置成了微博头像
把最后一场戏当成一部电影去准备
最后20分钟的街舞大赛反转不断,高潮迭起,一波又一波地把气氛顶了上去。这场戏是如何设计的?
“我们是把最后一场戏当成一部电影去准备的。虽然它是一场动作戏,但是也承担了很多叙事功能,要让比赛始终抱有悬念,不断地有反转和意外,每一轮都有起伏。在拍这个比赛之前,我们剧组停工了几天,每天都在开会,各个部门协调到底这场比赛怎么拍。
好在我们有中国最厉害的舞者,最厉害的舞蹈顾问,国家队教练组成员,他们给了很多想法。比如有人现场受伤,怎么带伤坚持、用精神去打动评委,比如音乐突然停了,团队的创意……”
最终,惊叹号凭借舞团的综合实力、陈烁的个人努力、临场应变能力、团魂和创意等等赢得了满意的结果,相信一定能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拍电影很单纯,就是一群人为一件事全力以赴
戏里的陈烁,戏外的大鹏,都是奋斗励志的榜样。
最近大鹏翻出一张旧照,是九年前他刚踏入电影行业时,在新浪的一个活动上,他跟王一博的背影的一张合照。那时候他肯定想不到,有一天他们会合作一部电影。
大鹏从不避谈素人时期的过去,他很乐于向大家坦诚地分享自己的成长。他会谈到自己拍《煎饼侠》时的不足,每一部电影都在变得愈发成熟。
路演时鸡血打满的大鹏,私下里其实是个感性的人。
“到现在我都非常怀念去年的夏天,我们从5月27号开机到8月5号杀青,整个周期内不只是大家一起拍了一部电影。因为这个电影在拍摄的过程当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场景上的,创作上的,具体技术如何实现上的……但是那段时间大家在一起相处,远比现在这个电影的结果给我的感受更好。
我们在拍全国街舞大赛的那十天里,每一天都在充分地燃烧。大概在一天下班的时候,我找了一个房间,在没有人的时候,我自己在那哭了。不是难过,是舍不得把这个戏拍完。哪怕以后这群人在另一个活动上聚齐了,也不是此时此刻的感受了,那段相处的时光让我很怀念。”
“我后来在想,可能这就是我为什么更喜欢拍电影的原因。生活挺难的,但拍电影要简单很多,因为它很单纯,就是所有人为了一件事拼了命地全力以赴。
你有没有发现,一博在这个剧组里变得更爱笑了?因为那就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应该有的样子,但他是王一博,我知道他面对的压力,所以在剧组我尽量地让他能够找到更多安全感和信任感。我相信不谈最终电影的结果,只讲在一起经历的那个夏天,他也是非常投入和开心的。”
“这次我自己也沉浸在导演工作里,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有突破,因为它不一样,有这么厉害的渤哥、一博,还有这么一群中国跳舞最好的人、大家喜欢的演员,我觉得它会成为我到目前为止最棒的一部作品。”大鹏说。
像惊叹号的招募slogan写的那样,“一直努力就会成功!”这句话放到大鹏和《热烈》的每一位主创身上也同样如此。